江南体育:《非遗灯会旅游融合研究报告(2025年)
栏目:公司动态 发布时间:2025-04-25 15:22:21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活态传承。2023年6月,习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讲话时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我国“春节”成功申遗后,以灯会为载体的节庆活动成为强化非遗活态传承的重要抓手。文化和旅游部明确提出“非遗版”春节概念,通过组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活态传承。2023年6月,习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讲话时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我国“春节”成功申遗后,以灯会为载体的节庆活动成为强化非遗活态传承的重要抓手。文化和旅游部明确提出“非遗版”春节概念,通过组织全国27项主题活动,将非遗灯会纳入重点推广内容,进一步推动非遗灯会成为文旅消费的新引擎。在消费升级、技术革命、文化自觉交织的新语境下,非遗灯会需要从“文化景观”升维为“价值生态”,构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为应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时代命题,中国旅游协会和WaCLab幸福与创造实验室(南开大学)联合开展了“非遗旅游融合发展”研究。首期报告聚焦非遗灯会与旅游融合的创新实践,通过跟踪观察、案例研究和理论分析,探索非遗灯会旅游融合创造的新方向,深度挖掘非遗灯会旅游融合的新动能与新路径。本报告以“非遗灯会旅游融合”为主题,围绕“视觉美学设计”“历史空间激活”“在地文化叙事”“灯会业态拓展”“产业价值创造”“运营生态创新”六个维度,以创造力逻辑解析非遗灯会旅游融合案例的独特价值和重要作用。

  非遗灯会作为“移动的文化祠堂”,兼具文化根性与创新张力,诠释着非遗活态传承与文旅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共生关系。综合自贡国际恐龙灯会、秦淮灯会等多个典型案例表现与理论研究基础,WaCLab幸福与创造实验室(南开大学)开发了以创造力为引领,以“传承”“焕新”“效益”为核心的指标体系底层逻辑。

  “传承”“焕新”“效益”的底层逻辑,是对“非遗如何成功保持它的延续性”与“非遗如何成功实现它的市场化转化”的全过程与结果考量。沿着这个底层逻辑,WaCLab幸福与创造实验室(南开大学)构建了包括6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49个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包括视觉美学设计、历史空间激活、在地文化叙事、灯会业态拓展、产业价值创造与运营生态创新,每个一级指标的评价方向均各有侧重,例如“视觉美学设计”指标主要关注制灯美化、形态颜色设计、外在可见的陈设等方面。泉州灯会通过深挖“海丝文化”“世遗泉州”等地域符号,结合现代化的审美需求,将非遗技艺转化为沉浸式美学体验,使得泉州千年的灯彩美学焕发新机。2025年,泉州灯会以“泉州非遗贺新春”为主题,在鲤城、丰泽、洛江、泉州台商投资区等地举办元宵灯会,共展出超2000盏花灯,再现“光明之城”的璀璨景象。

  第一,范围聚焦。通过综合权威机构、企业及地方发布的多源数据,初步筛选出27个非遗灯会旅游融合案例作为评选基础。第二,系统测评。基于指标体系和专家评估,围绕文化传承、旅游吸引力等方面综合考量案例的突出表现,严格筛选出12个非遗旅游灯会融合拟推荐案例。第三,深入分析。通过多维度、深层次分析拟推荐案例,最终确定8个非遗灯会旅游融合典型案例并提炼成功经验,提出十大未来新趋势。

  经过范围聚焦、系统测评、深入分析,WaCLab遴选出四川自贡国际恐龙灯会、上海豫园灯会、江苏南京秦淮灯会、福建泉州元宵灯会、山东淄博灯会、陕西西安长安灯会、安徽黄山歙县鱼灯灯会、河北唐山河头老街大唐千灯会八个具有典型性的非遗灯会旅游融合案例。其中,四川自贡国际恐龙灯会以“天下第一灯”著称,通过政府引领、市场运作、创新驱动的模式实现产业活化,形成60亿元规模与全域经济联动,并以职业化传承、品牌化突围及数字赋能点亮全国乃至全球。上海豫园灯会以“东方生活美学”为核心,依托“庙、园、市”三位一体场域,通过“山海奇豫记”文化IP跨界、消费场景创新、科技赋能及全球化布局突破传统边界,构建全域文旅生态,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增长。江苏南京秦淮灯会源于三国时期,以“十里秦淮”为核心,在全国多地进行合作展演,推动跨地域文化交融,展现非遗灯会的千年传承与现代创新。福建泉州元宵灯会在全城布设超2000盏花灯,融合宋元海丝文化、非遗元素与蛇年主题,打造“城在灯中”的闽南特色年俗盛景。山东淄博灯会入选国家级非遗,以商周“号灯”为起源,通过神话故事现代演绎和NPC潮玩互动,展现传统文化民俗的活态生命力。陕西西安长安灯会呈唐代上元灯会,联动西安三大景区与开罗、罗马、雅典同步亮灯,实现千年文脉传承与国际对话的深度融合。安徽黄山歙县鱼灯灯会以明代禳灾习俗演化而来,通过社区参与的鱼灯巡游与元宇宙IP开发,成为徽州文化符号化表达的典范。河北唐山河头老街大唐千灯会改造废弃工业遗址为沉浸式盛唐夜游景区,结合《唐王东征》实景演出与区块链灯阵,实现工业遗产的文化再生。

  通过对八个非遗灯会与旅游融合典型案例创新实践的跟踪观察、案例研究和理论分析,WaCLab探索了非遗灯会旅游融合创造的新方向,挖掘非遗灯会旅游融合的新动能与新路径,总结非遗灯会旅游融合的创造模式与实践经验。

  自贡灯会历经唐宋萌芽、明清发展,于1964年开启现代转型,通过市场化改革破解非遗活化难题,形成政府引领-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模式。2024年已实现60亿元产业规模与近10万从业队伍的行业奇迹,以“一盏灯”撬动全域经济,书写非遗文化与现代经济共振的范本。其创造路径包括:一是打破传统桎梏,政府从“包办者”转为“护航者”,构建“龙头企业+专业分包商”弹性网络,实现国内外市场资源整合,通过技术革新与轻资产输出激活产业。二是破解传承危机,通过《彩灯工艺灯规范》等标准化体系规范行业,彩灯学院、国家级“彩灯工匠”认证等职业教育解决人才断层,专项基金、低息贷款等金融支持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形成“制度保障+人才造血+资金输血”的传承机制。三是突围同质竞争,通过注册集体商标、申请专利、IP联名、全媒体传播构建品牌壁垒,实现从代工者到全球灯会品牌的跃迁。自贡灯会未来创新方向可以聚焦“灯彩+”生态构建(智能生产、全链条业态)、沉浸式文旅IP开发(盐业恐龙文化融合)、数字创新及全球IP联名矩阵,推动自贡非遗灯会向全球彩灯文化枢纽升级。

  上海豫园灯会以“东方生活美学”为核心,依托“庙、园、市”三位一体的特色场域,自1995年重启后连续举办30年。2025年以《山海经》主题“山海奇豫记·丛林篇”突破传统节庆边界,通过“文化+”战略构建全域文旅生态,43天吸引400余万游客,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增长。其核心路径包括:一是文化IP跨界共生,以《山海经》IP联动泡泡玛特、乐高、舍得酒业等品牌,推出联名潮玩、限定礼盒及沉浸式音乐剧;通过精准圈层策略覆盖Z世代、亲子家庭及高端客群,形成“一地引爆、全域辐射”的传播效应。二是消费场景创新,为松鹤楼、绿波廊、南翔馒头等老字号赋能,推出标准化产品,联动乐高300家门店引流;构建“文化叙事—场景消费—产业协同”闭环,巴黎灯会复用国内设计,带动30余家老字号首次登陆欧洲。三是科技赋能体验,运用AR、元宇宙技术打造7×24小时AR直播、数字点灯仪式及NFT藏品;支付宝VR视角与三语支持系统实现虚实交融,推动传统灯会向科技美学体验升级。四是全球化输出,以“文化出海”战略打造巴黎、曼谷等海外项目,融合在地文化元素,形成“灯会+IP授权”立体化模式。上海豫园灯会未来可通过本土非遗传承、分时段运营、文化深度表达及公共空间优化,推动传统节庆与现代城市生活有机融合的可持续发展。

  秦淮灯会的历史可追溯至南朝时期,明代达到鼎盛,是中国唯一集灯展、灯会、灯市于一体的综合性民俗文化盛会,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1986年恢复举办以来,秦淮灯会通过“灯会+”模式实现创新转型,从单一民俗活动发展为覆盖文旅、科技、商贸的生态型文化IP。在“灯会+旅游”方面,灯会整合夫子庙、老门东、大报恩寺等文化地标,形成“一河两带、多点联动”布局。通过“灯会+IP”策略,与《英雄联盟手游》《宝玉》音乐剧等合作,打造国风沉浸式场景,吸引年轻群体。文创产品方面推出荷花灯、兔子灯等经典IP系列,并建立线上线下常态化销售渠道,破解传统灯彩“季节性闲置”难题。科技赋能方面,运用AR虚拟放灯、全息投影剧场和AI技术,实现灯组动态交互与虚实共生体验。产业联动上,秦淮灯会以“国内协同+国际传播”双向发力。国内与、河南等地合作,国际层面与40多个国家或地区地区开展交流。秦淮灯会未来可通过强化数字技术开发“元宇宙灯会”、深化品牌合作年轻化玩法、优化国际化本土化主题设计、推进绿色转型等策略等实现进一步创新发展。

  泉州花灯肇始于唐代宫廷贡灯,宋元时期随海上丝绸之路兴盛走向民间,以刻纸料丝灯与针刺无骨灯两大绝技独步天下,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核心工艺包含彩扎灯、刻纸灯、针刺灯三大体系。面对传统工艺与市场脱节的困境,泉州灯会通过深挖“海丝文化”“世遗泉州”符号,结合现代美学实现非遗活化。国家级传承人李珠琴整理濒危纹样并推动技艺进校园,其女黄丽凤将闽南古建纹饰融入刻纸设计,创新无骨架拼接工艺;省级传承人曹淑贞改良可折叠彩扎灯,以丝绸人物、通草动物拓展题材表现。在技术创新层面,2024年引入LED编程实现动态光影交互,3D打印辅助彩扎造型设计,化纤材料替代丝绸提升耐用性,并开发迷你灯饰、家居摆件等文创衍生品,使花灯从节庆走向日常生活。政府通过设立传习所、纳入中小学课程、举办元宵展演等举措强化活态传承。泉州元宵灯会未来可构建青年传承培育体系,结合蟳埔女文化打造“簪花灯”IP,优化夜间经济配套串联世遗景点,并通过TikTok等平台拓展国际传播,持续以“非遗为魂、美学为形”激活千年灯彩基因。

  淄博花灯作为中国北方唯一入选国家级非遗的传统灯会,历经近3000年传承,以“声、光、动、奇、秀、巧”的工艺特色闻名,与自贡灯会形成“南有自贡、东有淄博”的格局。然而2017年前,受老工业城市转型冲击,全市仅存13家花灯企业、不足200名工匠,技艺濒临失传。转机始于2017年,淄博创新实施“政府引导、企业承办、部门联动、属地管理”模式,通过“以灯带景、以景促灯”策略实现文旅融合转型,三届灯会累计接待游客500万人次,创收超1亿元。这一逆袭源于淄博灯会系统性运营生态创新和灯会NPC 沉浸革命。在系统性运营生态创新方面,淄博通过规划引领产业布局、资金扶持激发活力、人才培育传承技艺、品牌塑造与传播创新等方式驱动灯会产业重生。在灯会NPC沉浸革命方面,通过“剧情驱动+角色扮演”模式突破传统观灯形式,实现非遗技艺与年轻化表达的深度融合,打造了《真假美猴王》《谁说法海不懂爱》创意巡游及“齐韵舞台”cos变装电音大趴。在未来,淄博灯会发展需通过技术赋能实现智慧化场景与绿色转型,以产业跨界融合拓展多元业态降低门票依赖,构建国际传播体系提升文化话语权,并优化治理模式增强社区参与。

  长安灯会起源于唐代上元观灯习俗,2025年以“乙巳中国年,灯映长安春”为主题,联动大明宫、西安城墙、大唐芙蓉园三大展区及开罗、罗马、雅典三大古都同步亮灯,形成“一城三核、四城同辉”的文化盛景,累计接待游客1899万人次,曝光量超24.72亿。其通过“历史空间活化”与“国际文化传播”双轮驱动实现突破。历史空间活化方面,在大明宫以AR技术还原唐代早朝盛景;西安城墙将38件国宝文物转化为灯组艺术,设置“一步一诗”长廊;大唐芙蓉园通过40组水陆灯彩复现唐代上元市井生活。三大景区沿13公里文化轴线串联百余场演出,抖音线亿。国际传播方面,四大古都同步亮灯仪式获希腊驻华大使视频致辞,新华社全球报道盛况,联合抖音、携程发起非遗中国年全球邀约,推出“绒馍馍”等国潮文创出海。长安灯会未来可探索AI生成唐文化剧情、构建“线上长安城”元宇宙平台,推动灯会IP标准化输出,并建立文化收益反哺遗址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形成“保护-开发-反哺”闭环。

  安徽黄山歙县鱼灯作为徽州非遗符号,起源于明代,以汪满田、瞻淇等村为核心传承地,承载驱灾祈福与家族伦理的深层文化内涵。JNTY.COM2025年春节通过央视报道、抖音“遇见千年鱼灯”线亿播放)及路易威登联名事件,带动瞻淇村游客量激增457%,实现文化出海。歙县鱼灯通过“非遗+旅游”模式,将传统巡游升维为沉浸式夜游项目“月映古城”,以“解构-重构-语境化”策略激活文化基因:第一,视觉符号系统化,提炼鱼形、红黄主色、波浪鳞片等元素,打造动态光影场景;第二,叙事场景化,开发“神鱼传说”等故事线,结合AR技术重现徽商历史与家族记忆;第三,仪式剧场化,重构巡游为行进式戏剧,虚实交融的数字鱼灯与传统手作工艺并存。未来,歙县鱼灯可以“数字化体验深化+国际传播拓展”为核心,开发AR互动、数字藏品及教育传承体系,延续“灯中游徽州魂”的文化生命力。

  (八)运河涅槃,唐脉织光:河头老街大唐千灯会工业遗产活化与数字文旅范式突破

  河头老街大唐千灯会将废弃仿古建筑群与运河景观改造为“中国首个水上唐风沉浸式夜游景区”,以“一河一湖两街三岛”为骨架,融合盛唐气象与唐山本土文化,打造“食游购娱体展演”全业态文旅综合体。2025年首届“大唐千灯节”以“万国聚河头”为主题,将沉寂十余年的工业遗存转化为现象级文旅IP,探索出工业城市存量空间活化新路径。其创造路径包括:一是存量空间融合活化。以“保留骨架、重塑肌理”改造废弃建筑:千米唐风连廊悬挂百盏灯笼,码头变身悬浮水上市集,仿古建筑转型为实景剧场、非遗工坊与汉服体验馆;六大主题广场通过全息投影、数字长卷还原运河商贸史与李世民屯兵水战场景,使工业遗迹升维为“文化剧场”。二是打造时空折叠下的文旅沉浸场景,首届千灯节以“千灯映盛世·铁花祈平安”为主题,融合AR鱼形灯阵、区块链数字身份、《唐王东征》实景演出及“不冻河夜航”,实现“行进式观演”与“时空折叠”体验,抖音直播榜“七连冠”,全平台曝光40亿次。三是实现从场景消费到产业生态的空间价值裂变,构建“日游夜市、夜赏灯会”消费闭环,白天提供驴肉火烧、皮影体验,夜间汉服租赁、情景摄影;“自营+合伙人”模式整合400商户,联动“唐山宴”形成“午食夜游”生态,衍生“数字灯彩工程师”等新职业。大唐千灯会未来可通过数字化转型与国际化推广提升全球影响力,并依托文化衍生品开发及品牌跨界合作增强经济与文化传播效益。

  联合国将春节列入非遗名录,推动灯会产业与文化协同发展。非遗认证提升了春节的国际话语权,促使灯会从地域文化升级为人类共同遗产。非遗灯会通过文化深度体验填补了春节消费需求缺口,例如,自贡彩灯创单日10万客流、1.2亿元月收;黄山鱼灯订单增458%,豫园客流涨68%。非遗灯会的繁荣反映了文化自信与市场逻辑的协同效应,非遗认证强化文化正统性,市场机制延伸产业链,形成文化-产业双向赋能模式,既激活民俗生命力,又构建文化软实力新支点。

  非遗灯会市场化转型从文化展示转向经济引擎。例如,自贡彩灯年产值60亿元(占GDP10%)、出口80余国创汇8000万美元,带动10万就业,2025年灯会集市带动区域消费超800万元。其核心在于通过产业融合将非遗文化转化为商业模式,以经济反哺文化,推动非遗元素融入日常生活,实现从被动保护到主动传播的转型。非遗灯会的市场化转型是一场多维度的价值重构。它通过产业链延伸、品牌赋能与技术创新,将传统文化转化为驱动地方发展的核心动能。

  现代灯会发展为整合多元非遗资源的平台,例如,泉州采用非遗+科技+民俗模式,将刻纸、蚝壳厝纹样与AR技术结合,推出非遗手作体验包;南京秦淮灯会集群化呈现云锦、刻经等非遗,设非遗长街联动老字号打造灯彩主题宴。由此可见,灯会已从技艺载体升级为文化资源整合器,通过“非遗+”的辐射效应,推动传统文化在当代语境中实现创造性再生,构建“非遗+”全域融合生态圈。

  非遗灯会通过“活动驱动消费”推动文旅产业向“内容竞争”迭代,形成文化消费综合体。沉浸式场景深化如历史NPC互动,让游客从观众转为参与者;汉服旅拍与角色扮演成为社交货币,以打卡行为转化文化消费符号;虚实融合借助VR、全息等技术延伸至“元宇宙灯会”,突破时空边界,实现线上线下协同与IP长效价值;情感化叙事通过情绪价值驱动,使非遗成为可感知的情感载体;同时,灯会串联市集、演艺、餐饮等业态,形成全时段消费模式。具备强叙事、高互动及持续内容迭代能力的非遗灯会,正成为区域文旅经济的核心增长极。

  通过整合文化IP、科技赋能、跨界合作与全域营销,非遗灯会正从传统节庆活动升级为具有持续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例如,上海豫园灯会以《山海经》构建“神话-现实-未来”IP矩阵;大同灯会联动《黑神话:悟空》打造超级符号,强化年轻化传播。品牌化以主题叙事强化非遗体验,以视觉符号突破圈层,形成“IP-场景-授权”价值闭环,实现文化消费产品化与跨代际传播。

  景区灯会化逐渐成为一些地方非遗与旅游融合新趋势,以彩灯植入景区形成“文化+旅游”双向赋能。契合文化体验升级、夜间经济爆发、场景社交强化的消费特征,通过全时段体验(如西安唐风灯会)、夜间业态叠加及高传播性打卡点(如唐山无人机秀)满足需求。借在地化设计(如洛阳剧本杀、江南水乡灯影主题)转化文化符号为场景,推动景区从资源依赖转向文化驱动,并以模块化灯组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全年吸引力。

  非遗灯会景区化是传统文化资源产业化升级的创新实践,通过空间场景延伸、功能模块叠加,将传统灯会升级为“文化主题乐园”,突破其“瞬时性”“季节性”局限,满足体验经济下年轻群体对沉浸式、深度文化体验的需求。其通过“非遗展示+技艺活化+产品销售”产业链闭环及“非遗+科技+娱乐+商业”复合场景,构建多元收入结构,推动文旅产业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意驱动型”转型。非遗灯会景区化的终极形态,或将以“文化主题公园”为发展方向。最终需以IP化运营塑造文化符号,联动周边业态,实现文化资产增值与区域生态重构。

  非遗灯会通过新媒体营销激活文旅消费新动能。本地生活服务平台依托数据中台整合票务、住宿等资源,实现精准营销,如美团等平台2025年元宵节“灯会”搜索量激增184%,推动门票销售。短视频平台以视觉奇观为核心,借助话题裂变提升传播力,如西安巨型凤凰灯会线亿。AR/VR技术延伸线上线下融合场景,如上海阜民里AR花灯结合传统民俗与科技,打造沉浸式互动体验,吸引年轻群体。新媒体营销重构非遗灯会的消费链路,形成“数据驱动-内容破圈-科技赋能”的完整闭环。

  非遗灯会通过出海传播中式美学与中华文化,以可视化、故事化手法呈现传统节日、神话等文化符号,跨越语言障碍直抵海外观众。自贡灯会覆盖80余国,2023年境外项目达90个,海外市场占比超90%。成都国际熊猫灯会融合川剧、蜀绣等非遗元素,经国际媒体传播至20余国,在海外社交平台引发热议。灯会以光为媒,通过龙凤、祥云等图腾传递中式对称美与哲学理念,熊猫灯会等文化IP成为展示中国软实力的全球性符号。

  非遗灯会旅游融合发展正从单一景区活动向区域联动模式升级,成为推动区域文旅经济协同增长的核心动力。这一趋势通过整合景区资源、激活产业链条、强化文化协同等方式,构建起“灯会+”的复合型文旅生态。例如,辽宁“点亮燃冬”灯会以沈阳为主会场,联动铁岭、本溪等地,融合冰雪运动、CBA赛事形成冬季文旅矩阵。区域联动需打破行政壁垒,融合地域文化构建多元消费场景,以现代都市文旅融合与历史文化IP活化双路径形成长效协同机制,印证非遗灯会作为文化连接器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价值。

  妥艳媜 幸福与创造实验室首席研究员、 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副教授、丝路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

  图片来源:幸福与创造实验室,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及公众号,如有侵权请联系实验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