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各地,元宵节的庆祝活动离不开花灯和灯谜,今年的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家庭选择了自制灯笼来迎接这一传统佳节。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与问卷网倾情合作,收集到1342名受访者的数据,结果让人惊喜:有19.7%的参与者表示他们的灯笼完全是自己动手制作的,而33.0%的受访者则青睐购买半成品,随后亲自组装。
回忆小时候的节日乐趣,河北唐山的90后周一鸣表示,元宵节总是和五彩缤纷的小灯笼密切相关。如今,他在今年的节日里,也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动手制作小兔子灯笼,孩子对此非常喜欢。
灯笼作为元宵节的重要象征元素,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调查亦显示,37.5%的家庭向传统致敬,无论是自制、组装还是购买现成灯笼,亲手制作灵动的花灯,已成为现代家庭的一种新的情感表达。从河北的河间府署到四川的成都,各地的灯会如火如荼。李青,53岁,来自河间市,JNTY.COM热情提到府署里每年元宵节的灯会活动,彩灯装点的古建筑吸引了无数游客,许多图案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与此类似,来自成都的00后赵程瑜也不忘提起家乡灯会盛景,多样的花灯造型和灯谜活动让人恋恋不忘。随着元宵节活动的日益壮大,越来越多游客蜂拥而至,甚至吸引了许多国际友人,显示出传统节日的开放与包容。
作为文化传承的有力捍卫者,李爱华老师认为,元宵节赏灯的习俗承载着美好的祝福与愿望,诸如龙灯和鱼灯等,大都富含积极的寓意。猜灯谜的活动不仅增添节日气氛,还能让参与者在互动中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她透露,学校也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元宵节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浓厚的节日气息,走出电子设备的束缚。
本次调查中,受访者年龄分布广泛,00后占14.4%,90后占40.5%,80后占34.4%,各个年龄段的参与者共同展现了对传统节日的关注和热情。元宵节不仅是一个团圆的日子,更是情感与文化的交融,是每个家庭共同的记忆与期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